大眾的愛與關懷 幫助融入社會
因為思覺失調症屬於慢性病,心理方面很需要家庭與社會的支持,一般人碰到家人發病都會驚慌失措,其實家屬的支持對病人的幫助很大,應與醫療團隊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幫助病人,盡量鼓勵就醫,並且幫助勸說規則服藥,不然會有很大比例再度復發。
簡以嘉指出,思覺失調症多少會有功能上的減損,多半造成跟社會、人際關係脫節,大眾應盡量給予同理心支持。事實上,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功能減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患者,輕度約為總患病人口2成;中度6成;重度約1.5~2成。所以輕度至中度患者的比例加起來尚有80%,經過藥物與復健之後,大約就可以回復8成左右能力。
據統計,目前全臺共有10萬~11萬的思覺失調症病友,假如大眾對思覺失調症有更多認識,便不需要害怕、排斥,也可以有效鼓勵病友走入社區,與外界連結。在漫長的復健過程中,我們可以藉由各項活動跟他們走在一起,幫助患者恢復與他人接觸的能力;而社會若願意接納,將一些工作機會提供出來,讓病友做職能訓練,將更可幫助病友復健。
只要大眾廣為接受,認識、支持與關懷,就能讓我們的社會更有接納度,思覺失調症患者將更能融入社會。簡以嘉說:「病友們剛開始也許表現得不一定很好,但在醫院訓練時,他們都能很規則地將工作完成,可見只要給他們時間跟機會,其實都可以做得很好!」他語重心長地呼籲,若社會上有更多企業主可以給予病友工作機會,如清潔服務、超商、加油站等,便可以形成互惠互利的關係。讓他們回到工作崗位上,可幫助其恢復能力、適應社會,而患者經過復健之後,對自己更有自信,也更能回到社區盡一份力,積極回饋社會。
至於重度患者的部分,雖然身體走動都沒有問題,可是因為功能退化比較厲害,自我照護能力也比較差,如療養院中的重度病患,便要接受長期住院復健。簡以嘉說:「還好臺灣家庭支持體系還不錯,只要定期回診,重度患者也可以待在家裡。政府目前正致力於建立長期照顧體系,未來希望也可以納入這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