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14-12
 
 
 
 
》強化業者監控 捍衛食品安全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日常活動的能量來源。為保障國人飲食安全與權益,衛生福利部積極修法,並推動食品業者登錄制度,讓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周延完備。
 
 

反觀國內食品業者,因規模及類別不同,可申請營利事業登記、工廠登記、商業或公司登記等,但主要都是針對商業行為需要,且非所有食品業者都須登錄,因而在食品發生安全事件時,衛生單位常無法於第一時間掌握業者資訊,造成問題食品追查困難的問題。

因此,為了使食品安全防護網更臻完整,衛生福利部依《食安法》規定,於去(2013)年12月發布施行「食品業者登錄辦法」,並於今年4月24日公告食品添加物製造、加工或輸入等業者,自今年5月1日起應完成登錄,才能製造、加工或輸入;此外,食品添加物販售業者自今年10月1日起,應完成登錄才能販售。業者於製造、加工或輸入前,未辦理登錄且限期未改正或登錄資料不實,將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鍰。

除了食品添加物相關業者,衛生福利部亦於2014年10月16日公告訂定「應申請登錄始得營業之食品業者類別、規模及實施日期」草案,凡是具工廠登記、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之製造、加工、餐飲、輸入及販售業者,應於今年12月底前,依不同業別詳實完成登錄,共同維護國人飲食衛生安全與健康。其中食用油脂業者已提前至今年10月底前完成登錄。

登錄標示齊輔助 全民食安共守護

完成登錄之食品業者,主管機關將給予登錄字號。食品業者一旦登錄之後,衛生機關除可瞭解業者基本資料,亦可於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之際,第一時間掌握食品業者概況。例如近年來常發生的食品標示或宣稱不實事件,便可藉由食品業者登錄平臺上登載之資訊,掌握實際製造廠商所在地,進一步前往業者作業現場進行稽核。



 
食品安全的稽查人員遍布全臺各地,隨時監控市面上的食品,確保民眾飲食的安全。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