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15-09
 
 
 
 
》急診有分流 緊急有規劃
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近年來,臺灣的醫院急診醫療服務面臨人滿為患、病患家屬暴力等挑戰,為提供民眾安全且具品質的緊急醫療服務,期望能落實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制度,掌握緊急醫療服務品質指標,以加強民眾在各層級醫療機構就醫之信心。

 
 

妥適分配緊急醫療救護體系醫療資源

臺灣每年接受急診服務的病患約720萬人次,其中最刻不容緩的就是緊急傷病患者,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施行細則」第二條第三點之規定,當單一事故災害發生傷病患人數達15人以上時,亦即啟動「緊急醫療救護體系」,到院前緊急救護由消防機關負責,到院後緊急醫療由衛生機關負責,屬於衛生與消防雙主管機關共同負責。

此外,對於大量緊急傷病患救護部分,各直轄縣市政府依據各相關法規訂定「大量傷病患救護辦法」,每年辦理轄內大量傷病患之緊急醫療救護相關訓練及演習。衛生福利部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REOC)亦每年辦理150場以上各項緊急醫療訓練、演習/評核、研討,使醫院醫護人員熟悉各項緊急醫療應變技術與流程,以提升緊急醫療應變量能。

以今(2015)年6月在新北市八仙水上樂園發生舞臺粉塵暴燃事件為例,造成參與活動的遊客499人燒燙傷,由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119)受理報案,經新北市政府消防局119緊急送往急救責任醫院治療,並依傷情狀況,指派消防局、衛生局及警察局派員至現場指揮、調度、管制及聯繫救災、救護等執行救災救護工作相關事宜。

此次的八仙樂園粉塵暴燃事件,在面臨大量傷病患時,將近50家醫院隨即依據平日的災防訓練演習,召集調度所有醫療人員竭盡心力搶救燒傷病患,事件發生2個月餘後,截至9月4日,計有12人死亡,尚有186人繼續留院治療。而美、日等國的燒燙傷醫療團隊,也分別來臺與我國醫療機構及醫事人員,進行燒燙傷醫療照護技術之交流、協助與諮詢,並對於此次粉塵暴燃大量傷患醫療處置得宜及醫院緊急醫療應變能力,表示高度讚賞與肯定。



 
衛生福利部八仙塵爆應變措施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