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4-09
 
 
 
 
》忘了我是誰 不可不知的失智十大警訊

失智症雖然是不可逆的疾病,但若能透過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延後症狀的惡化,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質高貴的王懷義奶奶,曾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也是退休的高中英文教師,晚年因罹患阿茲海默症,出現近期記憶障礙與重覆問話的行為,經常在夜裡翻箱倒櫃,一套套衣服穿穿脫脫,卻能用字正腔圓的英語說「問女士年齡是不禮貌」的‥‥‥

臺灣人口老化 失智問題嚴重

這是導演楊力州執導的《被遺忘的時光》紀錄片中的主角,電影上映後,感動全臺無數觀眾,也再度喚起人們對於失智症的關注。根據推估,臺灣失智人口已逾23萬人,且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問題將更形嚴重。

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暨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失智症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失智症早期症狀不易發現,患者通常看起來只會有一些記憶障礙,特別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如果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警訊時,應立即尋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診斷,及早發現可延緩部分症狀惡化。

飲食運動社交 三管齊下抗失智

由於失智症是不可逆的疾病,目前並無根治方法,但只要能延緩發病5年,就有機會將失智症人口減半,減輕醫療照護的支出。鄧世雄說,民眾可以從飲食、運動與人際互動三管齊下,來增加大腦的保護因子,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飲食方面,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採取地中海型飲食法,少油、少鹽、少紅肉,多攝取蔬果、魚肉、未精緻穀類、豆類、橄欖油及適量紅酒、咖啡等,可降低失智症罹患機率;每週至少兩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持續12週,例如健走、打太極拳、跳大腦保健體操等,可有助改善認知功能。

此外,可從事多動腦的社交活動,有助降低失智風險,像是華人喜愛的麻將,就是很好的休閒活動,既能手腦並用,又能和朋友聊天,心情開朗,自然不易出現憂鬱等精神症狀;也可以多參與社區的長青學苑等的學習活動,或是去當志工等,都是很好的人際互動活動。

營造適當環境 鼓勵患者多動腦

對罹患失智者之照護,除了接受藥物治療,日常照護也不可少,鄧世雄提醒,必須掌握三大面向。首先要營造適切的人文環境,透過正向的溝通技巧,提供患者受尊重的氛圍,不要和病人爭辯,最好轉移其焦點與情緒。其次,要提供無障礙的支持性空間,例如廚房、樓梯間等危險區域要以屏風掩飾或上鎖;馬桶或洗手臺宜添加扶手;走廊、臥室與浴室要裝置夜燈;在易混淆的物品上貼標籤或圖片以利辨識。 



 
家屬耐心的陪伴是治療失智症相當重要的一環
失智症的種類
失智症的症狀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