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15-09
 
 
 
》我與健康的約定

我與健康的約定──桌球社給我的快意人生

自踏入前衛生署塔城街的大門,即打聽桌球社的活動,開始了每週一次下班後留在辦公大樓內打球的活動,當時衛生署雖屈居於狹窄的大樓裡,但地下室有個頗大的多功能活動空間,從正式到非正式的活動都在那兒舉行,如首長交接典禮、歡送茶會、員工培訓、會議召開、成果展示、健身社及桌球社活動、基督團聚等等,均由承辦單位挪移各式需求的桌椅,即可進行。

每到週四下午五點半即有社友架好球桌,大家陸續到來,單打或雙打開始廝殺,有人會貢獻出自己的小點心,大家一面吃一面打,也不忘互「虧」求進步。雖沒錢請教練,但不定期的,「緯哥」也會找一些他在外面的好手來給我們──「電」一下,到了21:00大部分女生就會先離開,留下男生再你死我活地比出高下。汗流浹背下,換個衣服,這時街頭沒了白日的喧囂,踏著星月,心裡清朗,四肢勇健,走向歸途,好像空氣都比日間甜美了。

也許運動方式有百百種,但我最常去的就是桌球社,它的成員來自部內各角落、各單位,大家專業不同、階級有別,平常也許是互不往來、不可能相識的一群,在桌球社裡,好像變成眾生平等,大家在休息的空檔裡也會聊一些「是非」,這時就會知道部裡最近發生了哪些事,也會有一些諸如長官的癖好、同事的動態、政策改革背後的原因等等,會溜進耳裡。當然更建立了不少的人脈,找其他單位幫忙時,就多了一個窗口,另外我們也有一個Line的群組,大家常上去嚼舌一番,彼此關心、問候、尋求專業協助⋯⋯,凝聚向心力,也算是社交的互動,讓「身」、「心」都得到最佳舒展。

「一拍在手,走到哪裡,打到哪裡」是桌球最有利的地方,它最不受年齡、場地的限制,也希望自己以後不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有個打球的小角落,繼續享受我的快意人生。(文/衛生福利人員訓練中心參事 徐秀暉)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