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院」肩負著「教育」及「養育」的責任,在「雲教」所服務的對象是以重度和極重度智能障礙為主的身心障礙者,對於一般人來說理所當然的事物,在這裡都可以成為教學目標,教養院是一個多元化服務對象的組合,如何在集體住宿生活中提供個別化的服務,考驗的是生輔老師的耐心和創意。
服務的過程中,我認為教養的最高宗旨是在安全的環境下讓服務對象們「能做多做,不會做試著做」。以刷牙為例,對一般人來說是簡單不過的一件小事,但對服務對象而言卻是很多件事的複雜組合:拿水杯、開關水龍頭、裝水、使用牙刷、漱口、洗毛巾、擰乾、擦臉等,如果是由工作人員從頭到尾直接為服務對象服務的話,平均約十分鐘就可以協助一位服務對象完成,但當我們帶著她們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進行時,必須不斷地與服務對象「對話」,口語、手勢並用,使出渾身解數只為了讓服務對象學習做一個動作,然而即使他們只是一點點的進步,却都能帶給老師很大的正面能量。
院生之間的互動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程度不同的院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對於高功能的服務對象而言,這是他們每天的生活目標,亦是一種服務學習,「被需要」的感覺能成為一種生活的動力;對於低功能的服務對象而言,有同儕會關心她、照顧她,每天和她互動,「牽手同行」也因此成為「雲教」的特色之一。
教保員的角色,如教師、如父母,與服務對象長久相處下來,已培養出默契,即使有些服務對象不會講話,卻能用另一種方式溝通,例如拍頭表示「要」或是「謝謝」,甚至有時候靠著眼神和叫聲便能推測出可能的生理需求。和一般人相比,她們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也沒有掩飾的理由,因此和她們相處彷彿回到了童年,回到那個單純沒有什麼顧慮的年代。
在營利機構,必須使盡渾身解數留住客人,但在公立教養機構,對大多數服務對象這裡就是他們往後甚至是一輩子的家,對於我們的工作品質,她們幾乎不會「客訴」,因此我們更應比他人自我要求,時常檢視提供的服務是否合理和適當,讓她們平安自在的在機構內愉快的生活。(文/ 衛生福利部雲林教養院 劉姿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