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長期照護的期待
因為父親的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才發現年長者的醫療需求,並不是只有生病就醫如此而已,即使過去經常聽到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也因為要陪伴父親就醫,才發現長期照護對現代社會的重要。
尤其隨著社會人口老化所伴隨疾病慢性化、照護複雜化、照護長期化等問題,更使家庭中能執行照護失能者的人力短缺,對於常常在公園與醫院中看到老人家都是由外籍看護所照顧,感觸很深。我國106年的老年人口將達14%,可以算是高齡化社會了,而未來陪伴我們度過下半輩子老年生活的人,極有可能是與我們並不熟的外國人,而她們能夠真正瞭解我們的需要嗎?
依據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總說明可以看出,長期照護服務係針對不分年齡、身分別、障礙別之身心失能,且有長期照顧需求者,提供其所需之社區式、居家式及機構式等照護服務;這種服務的內容可以從預防診斷治療、復健支持性、維護性及至社會性之服務,而且這些服務的對象不僅需包括長照需求者本身,更應該考慮到照顧者的需要,所以照顧者在經由需要評估後,可以依評估結果由長照機構提供喘息服務、心理諮商及長照有關資訊提供等支持性服務。
當然這些法案設立目的是在維護我們的身心健康,然而,目前的現況是這些服務仍屬被動式的提供,能夠有哪些服務,一般大眾仍然相當陌生,期望在未來相關的長期照顧法,能夠採取主動式服務並提供更完整的資訊以協助有長照需求之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