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碩的爺爺原本是個極為精明的長者,自從罹患失智症後,卻經常忘記回家的路,在外四處遊蕩或隨意帶走商店裡的東西,有時還會莫名地大發脾氣。敏碩明白爺爺因為生病,沒辦法控制自己,但只要稍微一不注意,爺爺可能又會走失、發脾氣、出狀況,還要與家人一再四處找尋爺爺,或到處跟店家道歉解釋。長久下來,敏碩與家人煩惱漸增,精神也如緊繃的弦,彷彿隨時會斷裂‥‥‥。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最新報告指出,2010年全球已有超過3,500萬人罹患失智症,更有45∼75%失智症照顧者因照顧勞累而產生嚴重心理疾病;15∼32%患有嚴重憂鬱症,因而加重照顧成本。
對於邁向超高齡社會的臺灣來說,失智症對於照護者的精神考驗與照護壓力,已逐漸受到重視。尤其大多數人皆缺乏對失智症的社會資源與求助管道的認識,照護者平時不但須隨時留意患者的狀況,還要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無論身體或心理都承受沉重的照護負擔。特別是到了中後期,患者會出現許多明顯的精神症狀或異常行為等,更使照顧者心力交瘁,足以使之成為家中的「隱形病人」!
支持中心 伸出關懷援手
一般來說,失智症的照護病程平均8∼10年,由輕度、中度、重度到極重度,每一階段的障礙及照顧問題都不同,家屬除了必須認識疾病、接受患者的改變、學習跟患者相處,也要克服自身的壓力與情緒。在長時間的日常生活照護中,照護者亟需要持續導入多方領域的專業支持服務與資源,以幫助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對疾病衝擊之調適。
由衛福部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成立的「全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本期第18頁為中心的服務人員與長者互動的情形),即針對全臺超過26萬個家庭的失智症患者家屬、專業工作人員,與關心失智症的大眾等,提供失智症關懷專線、個案服務、失智症社會支持網站等服務,更扶助每位失智患者及家人在確定診斷的期間及確診之後,都能獲得充分的社會支持及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