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5-03
 
 
 
 
》專業社會工作者 強而有力的雙手
如果提到什麼是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學系的師生、實務工作者應該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標準答案:「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然而什麼又是助人的專業呢?我也有一顆善良、樂於助人的心,我也能當社會工作者(簡稱社工)嗎?擔任社工需要什麼條件嗎?讓我們好好來認識這專業又堅強的力量吧!
 
 

升格後的衛生福利部也致力於維護社會工作的專業品質、保障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安全,解決地方政府社工人力不足、改善社會工作勞動條件等問題,並修訂相關法規、推動各行政計畫並爭取經費,給予第一線社工堅定的後盾與支持力量。

政府自2011年9月起陸續調高社工職務列等等級及提升社工待遇加給、民間團體推動社福方案與社工人力人事費補助金額,並新增置「社會工作督導」、「高級社會工作師」等職稱,使社工能專職久任並暢通升遷管道,更建立社會工作培訓機制,強化社工專業處遇知能等措施,大幅深化了社會工作者的發展。  

社會問題日漸繁多 顯見社工資源不足

2010年,發生令人心碎的殺子自殺案件(曹小妹事件),各界檢討社工介入時機以及行政單位聯繫救援的機制,也更加顯示出社工資源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基層社工人力不足問題,各相關政府單位也加速推動充實地方政府社工人力之進用與社工所需之設備支援,也針對現今社會漸增的新情況與議題,完善各項保護通報救援制度。

其實,社工服務的對象多屬社會之弱勢族群,包括受害者、非自願性案主、或充滿敵意的暴力加害人、或患有藥酒癮、精神疾病、暴力犯罪者等,社工多採取進入家庭和社區的外展工作方式,而我國從事社工8成以上以女性為主,遭受暴力威脅、攻擊等事件也時有所聞,基層社工遭案主威脅恐嚇或攻擊事件頻傳,顯見社工執業安全保障之迫切性,社工遭攻擊事件也再次引發社會大眾對臺灣社工人身安全問題之關注。

為確保各領域社工人身安全,衛生福利部自2011年陸續研擬保障社工人身安全的措施,更積極督促地方政府落實及重視社工人身安全。去(2014)年更積極研訂「社會工作人員執業安全條例草案」並於立法完成前先行研擬改善社會工作執業安全計畫函報行政院審查,落實各項保障社工措施。 



 
高雄無障礙之家攻擊事件
曹小妹事件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