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來,產婦在醫院待產階段時就會被要求禁食、剃毛、灌腸,接受持續性的胎心音監測、睡在臨時推床上,這些預防措施,都是為了「萬一」必須緊急剖腹產時,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把胎兒取出。不過實際上,在產前檢查中一切正常的孕婦中,只有極少數的孕婦會發生需要緊急剖腹產的情形;隨著醫療的進步,絕大多數有生產風險的產婦,都可以在產檢過程中發現。因此,真正有需要接受預防措施的,僅有少數的高危險群產婦。
產婦不是病人 把生產視為生理過程
在近期的醫學研究中發現,這些預防性醫療措施的介入,對於正向生產結果的助益其實並不大,所以讓所有的產婦全面性地接受這些預防措施,沒有實際上的必要。除此之外,以往為了縮短生產過程的一些醫療行為,也被重新提出來討論,例如:是否有必要對所有產婦做例行性的會陰切開術?是否有需要頻繁地使用催生藥物?是否每一位產婦都需要人工破水?是否施行了過多的手術性生產,包括真空吸引和剖腹產?等等。
然而在50年前的臺灣社會,婦產科醫師很少,大多數的產婦都是由助產師或助產士接生,在沒有醫療行為與預防性措施的介入下「自然」生產,所以產婦擁有自然生產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在「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採取親善生產的理念「把生產視為生理過程,產婦不是病人」,在生產過程中,以助產師的專業,陪伴產婦經歷整個生產過程,讓產婦獲得更友善溫柔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