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社區中的事,也不是只有里長出面才能進行,嘉義市王田里有個平凡的家庭主婦陳青秀,因為看不慣環境髒亂,召集婆婆媽媽們開始掃地,綠美化環境,做好垃圾分類,結合里長及各界資源,一步一步將王田里推向全國十大環保社區。這些都是個人從關懷周遭開始起步,發掘問題,組織起來解決問題,進而營造一個更健康的環境。
共同參與不單打獨鬥 共創健康社區
但是具有熱情、願景跟行動力的領袖人物,只是社區健康營造成功的第一步,行動永續不能單靠一個人,個人可能因為資源不足或各種因素而離開,接著行動便宣告終止。因此必須建立組織,最常見的是成立社區健康推動小組或委員會,但很多團體並未登記立案,不算正式組織,當事情結束或領導者離開,組織便會跟著解散,相當可惜。最好的做法還是成立正式機構,邀請當地意見領袖參與,統合各方力量也凝聚不同想法,有固定運行方式後方能不受影響。
不過,在社區自發性組織未出現前,可由其他機構如衛生所或醫療機構從事社區健康營造的服務工作,以林茂安自身的經驗為例,他帶領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同仁,從全人醫療為出發點,展開多項營造工作。
除了參與社區的義診與偏遠地區的巡迴醫療服務外,嘉義基督教醫院更成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將醫療與社區結合,透過醫院的指導讓民眾懂得如何照顧自己,將健康活動生活化的理念落實到社區中。而在阿里山部落營造方面,協助部落成立戒菸、戒酒團體、投入安全與健康促進,並於2005年10月榮獲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第93個國際安全社區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