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疫苗種類
針對陸續上市的新疫苗,政府亦會審慎評估將這些疫苗納入常規接種之必要性,並依優先順序積極爭取經費。國內目前與寶寶有關的自費疫苗,有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接種劑次分2劑與3劑兩種廠牌)、A型肝炎疫苗(接種劑次為2劑,2劑間隔至少6個月)父母可評估寶寶的需求,至醫院診所自費接種。
什麼情況下不能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主要是為了要預防疾病,雖然無法避免會對少數人引起一些副作用,但大多是短暫可恢復的。惟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會使得疫苗接種發生嚴重的副作用,則屬疫苗接種禁忌:‧
‧ 先前接種某疫苗或對某疫苗任何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
‧ 另接種活性減毒疫苗尚有下列情形:
- 已知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包括免疫不全病人、或接受化療、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及高劑量類固醇者)
- 染患嚴重疾病、營養不良致免疫力低下者
- 孕婦
‧ 另外部分情況可能讓個案接種副作用的發生率升高,或是影響疫苗效力,須延後接種,如:
‧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 最近曾輸過血或接受血液製劑後與MMR疫苗、水痘疫苗應間隔一定時間再接種。
因此如寶寶感冒已進入恢復期僅流鼻水等症狀,是可以接種的,如父母仍不放心,應請醫師評估。
接種後常見副作用如何處理?
接種疫苗後一般較常發生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現象,大概2至3天內會消失,建議可冰敷降低不適,但請勿揉、抓注射部位。另偶爾有食慾不振、嘔吐、發燒等症狀,通常都是短暫的,會在數日內恢復。另外如果本身有熱性痙攣的病史,在接種疫苗後也可能會增加出現熱性痙攣之機會,除需注意體溫變化外,亦請於接種前告訴醫師,以利評估退燒藥之服用時機。還有如果接種部位紅腫十分嚴重或經過數日不退、出現化膿或無法退燒或有其他不適症狀,可能染患其他疾病,應儘速就醫診察,找出真正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