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醫療機構精進兒科醫療服務品質
衛生福利部為使兒童都能接受到適當的醫療服務,鼓勵各醫療機構推展跨領域整合,強化優質兒童醫療照護。2015年委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Child Health Research Center 」(簡稱兒研中心,CHRC),經由專家學者深入討論凝聚兒童醫療的共識主題,選定兒童癌症、兒童外科、兒童整形外科、兒童心臟科、新生兒加護、兒童重難症加護、兒童神經科等7項為兒童醫療重點推展項目,並開始推動「兒科重難症醫療照護團隊獎勵方案」計畫。同時也遴選出30個績優團隊,期望透過計畫的獎勵方式,鼓勵醫療機構能更為精進兒科臨床的醫療服務品質。
兒童醫療七項重點推展項目
兒科重難症醫療的各類別團隊計畫重點,因其科別的屬性與醫療特性不同,需營造不同的合作模式與處置,分別簡介如下:
1. 兒童癌症
獲選之績優團隊分別為臺大、臺北馬偕、中國兒童醫院、林口長庚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等醫院。獲選團隊的特色主軸為建立以「病童為中心」之跨領域全人照護之整合式醫療模式,並導入「兒童醫療輔導專家(child life specialist)」的協助。臺大及中國兒童醫院為考量兒童面對治療時的恐懼心理及健全兒童心理發展,建立了兒童及家庭心理支持等友善醫療環境。且為減緩兒童於醫療過程時承受之心理壓力與不安感,臺北大學附設醫院更設立兒童友善放射治療環境,讓兒童能更安心接受治療。
2. 兒童外科
獲選之績優團隊則為臺北馬偕、臺大、高雄長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林口長庚等醫院。獲選團隊之特色主要是將技術之提升與改善手術品質設為主軸,並配合通訊軟體持續掌握及追蹤病童術後復原狀況或調查術後日常生活狀況,以做為醫療持續進步之參考或依據。
3. 新生兒加護
此項目分別為臺北榮總、臺大、成大、林口長庚及義大等醫院獲選為績優團隊。獲選團隊分別就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建立優質加護醫療、出院準備服務與追蹤之完整服務模式,發展軟式內視鏡臨床應用於新生兒重症醫療。其中,義大醫院更以「偏鄉新生兒照護」為計畫核心,挺進偏鄉地區辦理相關衛教訓練及新生兒定期檢查等,持續提升偏鄉區域在地醫療照護之能力,建立完整的母體與新生兒轉送流程,及後續個案追蹤,來提升及改善偏鄉地區新生兒童醫療照護品質,並落實偏鄉醫療在地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