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16-06
 
 
 
 
》光明早期療育中心 幫助小小慢飛天使振翅高飛
根據WHO報告顯示,若能及早發現兒童有發展遲緩情形並接受適當療育服務,能有效減緩甚至消除兒童其遲緩症狀,增加孩子融入社會的能力與機會,亦可減輕家庭負擔與社會成本。
 
 
隨時關注孩童發展 增進自我學習能力

發展遲緩有各種面向,有可能是單一或是多方面的現象,尤其是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與孩童相處的重要性,使得有不少像是人際互動、生活自理技能、心理社會等類型的發展遲緩兒童,是等到進入幼兒園後才被發現,這很可能與家長的忽略或幼童自小缺乏參與生活學習機會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家長應該多和孩子互動,隨時關心與留意孩童們的發展現況,也要懂得帶領他們進行不同的學習,例如在幼童開始嘗試拿碗筷吃飯的階段,就要盡量減少餵食的習慣,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吃飯速度太慢,或是擔心飯菜掉滿地,而忽略了給予他學習的機會,同時越是事事親力親為的父母,就越容易教養出缺乏挫折容忍度的孩子,由於失敗經驗不足,很容易一遇到未能稱心如意的事情,就立刻發脾氣、自我放棄。

若父母在平日觀察中,發現孩子有異常的行為舉止時,除了自行參考兒童健康手冊或是發展量表做為檢視依據外,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例如小兒科醫師或各縣市社會局的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都具有一套簡易的篩檢評量方式,來檢測兒童心智與生理發展狀況,若初步判定可能為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後,相關單位會向通報轉介中心進行通報,由通報轉介中心社工人員協助安排至聯合評估中心或評估醫院,以獲得較精確的評估結果,評估團隊成員包含如兒童心智科、小兒科、復健科和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等專科醫師,以及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聽力師、視力檢查人員、社會工作師與特教老師,一旦經聯合評估中心或評估醫院確診時,會領取到發展遲緩證明,之後即可進入早療服務體系,接受醫療復健、教育訓練及家庭支持等服務,特別是家庭支持的部分相當重要,早期療育中心會教導家長訓練技巧,以便孩童在家時,也能由父母負責教育訓練,一般能積極配合的家庭中之發展遲緩兒童,進步成效更是顯著。



 
孩子們靠著自己的力量,開心地享受點心時間。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