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植物資源蘊藏地
衛生福利部國家藥用植物園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芊蓁林,於園區內較平坦處規劃8塊梯田苗圃,共分為中藥植物種源區、中草藥植物區、常見藥草區、草本藥用植物區、木本藥用植物區和臺灣本土藥用植物區,栽種有105種藥草,包括當歸、丹參、刺五加、銀杏、牛樟、肉桂等,另外還有數十種尚在復育中的植物種源,未來也將陸續栽種於園區內。步道旁的原生植物也相當多樣,光是短短1250公尺的步道上,便能發現多達70幾種的臺灣原生植物,例如山棕、蛇根草、通泉草、生根卷柏、水冬瓜、冷清草、乞食碗、哈哼花、鵝掌柴、紅梅消、烏蕨、水芹菜等,自然植物資源相當豐富。
進入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中藥標本館內,除了陳列各式各樣的中藥材,還有豐富的臘葉標本。中藥材標本有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等的原形或切片藥材,還有很多難得一見的珍貴藥材如:300年的肉桂皮、野生人參、肉蓯蓉、沉香木、冬蟲夏草、虎骨等,館藏多元,是臺灣唯一的國立機構中藥標本館。
學習傳統醫藥文化正確觀
從神農氏嘗百草開始,使用中草藥治病已有上千年的久遠歷史,一般人也常以藥膳食補來調理養身,不過我們在中藥舖所見的草藥,多半是經過曬乾處理後的製成品,對於它們的原始樣貌卻不一定很熟悉。透過此次的「神農營」活動,由解說人員教導如何辨識中草藥,增進民眾對傳統醫藥文化的正確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