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菸害環境 減少罹病主因
為了預防COPD,採取戒菸及遠離二手菸、三手菸,是最有效的方法。造成COPD的原因有許多,科學證實「吸菸」是頭號殺手,約九成的COPD患者是因為吸菸或暴露在二手菸環境所造成的。由於菸品中含有尼古丁等多種有害物質,會抑制肺部的纖毛運動、損害肺泡結構,因而降低肺部原本的抵抗力,使得痰液堆積、不易排出,而導致感染。
其次,空氣中的化學物質、環境中的粉塵等有毒氣體所造成的空氣汙染,亦會傷害肺部與支氣管功能,使肺部黏性分泌物增加,引發慢性咳嗽,痰不易排出,進而導致COPD的發生。而兒童時期曾有嚴重呼吸道感染、長大後嚴重肺部感染,以及氣喘、過敏體質等,易導致慢性呼吸道受刺激。另外因老化造成加速肺功能退化,也有可能罹患COPD。
及早發現積極治療 控制及延緩病情惡化
若已出現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COPD的病徵,應儘快至醫院諮詢胸腔專科醫師,透過肺功能檢查、胸部X光檢查等方式進行鑑別診斷,以評估病況的嚴重程度及適當的治療方式。若確診為COPD,須定期規律就診改善症狀、控制病情。
透過適當的治療與積極的照護,能減緩症狀及降低急性惡化次數。此外「立即戒菸」是最根本的預防與治療策略,研究證明,任何年齡或菸齡的病人,在戒菸後都能有效減緩肺功能下降。
COPD是一種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控制的疾病,常見的藥物包含支氣管擴張劑、袪痰劑、吸入型類固醇、抗生素等,依據病況的輕重程度,遵照醫囑服用適當藥物,可減緩症狀、降低急性惡化的頻率與嚴重度,並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態與運動耐受力。
嚴重的COPD 病人,因無法從空氣中吸取足夠的氧氣,導致身體氧氣濃度不足,可以透過醫囑的「氧氣治療」,維持體內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的平衡,以預防缺氧後可能的合併症狀,像是頭暈、頭痛、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此外氧氣治療也可增加患者的運動耐力,減少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