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4-07
 
 
 
》同仁齊心 展開幸福新藍圖

  

衛生福利部在眾人引頸期待下正式揭牌成立,部內從基層同仁到單位主管及機關首長,面對此刻新局,皆是任重而道遠,踏穩著步伐,期能為全民創造最大福祉。

 

這一年來,在組織整合的過程中,面臨許多人事及業務的協調、陣痛與磨合,其中,感受最深的莫過於站在第一線的衛生福利部同仁,不論是社政單位轉任的主管們,或是負責的組改業務的承辦人員,都各自肩負眾人的期待與使命。

全人照顧 皆有所養

在組改一年的歷程中,衝擊最大、感受最深的單位,莫過於統合了老人、身心障礙者、婦女,以及兒少福利等業務的「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社家署是一個全新成立的機關,將原屬內政部社會司及兒童局的部分業務整合起來,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全人照顧」為理念,關照著整個社會的需求與福利,因此服務對象非常眾多,工作內容也十分龐雜。

經過一年的行政業務磨合,社家署署長簡慧娟有感而發地說,過去在內政部社會司,有許多業務必須與衛生署合作才能執行,例如兒少、老人與身障者的福利服務,會牽涉到醫療體系或通報系統,由於是跨部會的單位溝通,如果各有專業考量或政策立場,就要透過次長、部長甚至政務委員來進行協調,政策的推行難免需時較久。

簡慧娟認為,衛生福利部成立後,任何政策只要部長一個指令,所有署、司在內部就立即進行溝通協調、形成共識。同時各署、司之間的連結性與機動性也都更為強化,這一年來,衛生福利相關政策的推動效率,也有明顯的提升。

然而我國人口結構正快速走向少子化與高齡社會,社家署更須即早規劃因應,簡慧娟認為,近幾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努力達成行政院院長江宜樺提出的政策目標:「廣為設立日間托老中心」,也就是在2016年前,於368個鄉、鎮、市、區各成立至少1所日間托老中心,對於失能老人則將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而身障者的福利及權益,除了新制推行外,特別會關注在高齡化社會下,逐漸出現身心障礙者本人及照顧者「雙老」的情形,並深刻思索在制度層面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內容。 

另外,簡慧娟也強調,社家署提供的福利服務與社會上每一個家庭都有緊密的關聯,每個家庭的成員都可能包括兒、少、婦、老、障,有些更是需要社會扶持的單親、高風險或特殊境遇家庭,因此建立一個更完善的社會及家庭支持系統,不僅是業務職責所在,也是永不停歇的使命。

整合資源 開闢新局

同樣也是來自內政部的「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問及對於整併後的心路歷程,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李美珍說,「社政與衛政的專業原本養成就不同,各自負責之業務權責與主要服務對象亦有所差異。」像是社政同仁面對的大多是弱勢族群,衛政同仁大部分則是對一般民眾,因此社、衛政同仁對行政作業標準化,品質管理之重視度、組織文化與行政作為等之思維與運作上難免有些差異,但近一年來,經過不斷的磨合與溝通,相互間之合作已漸入佳境。

她提到,在過去全民健保實施之初,當時的她在醫院服務,時常有大批病患湧進急診室,造成醫院運作上的困難,對此社政單位擴大徵求志願服務人力,適時提供病患情緒安撫與友善服務,有效提高了病患分流效率,相對的減少醫療爭議;此外醫院也強化社區工作與互動,包括參加里民大會說明及提供社區服務,使醫院融入社區,也使居民認同醫院。

這些都是過去衛政與社政合作的例子,也是社會救助及社工司主要的業務範圍,因此她相信社會救助及社工司的成立,無論是在衛政與社政跨域之專業或是業務推動及組織融合,都能提供非常正面的助力。社會救助及社工司是一個新成立的單位,主要是由內政部社會司部分科室移撥並且整併到衛生福利部,服務的對象都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因此需要很大的資源與能量來推動相關的工作。但在人力的編制上包含中部辦公室工作僅有20多位的人員,然而在有限的人力下,還要克服與同仁兩地工作溝通及地域的限制。

為了提高效率,加強溝通速度,他們透過視訊系統,隨時針對議題進行聯繫,並且善用通訊科技,將全司同仁加入資訊溝通平台的群組,大幅提升即時聯繫與議題回應能力與速度。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李美珍表示,同仁們年輕、專業、肯拚、向心力強,這都是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團隊最寶貴的無形資產。

李美珍強調,社衛政整併後外界對社會救助及社工司的期許很高,我們也希望能持續精進社會工作人力的質量,提升社會工作專業資訊系統與制度,整合社會資源、擴大照顧弱勢之範疇,開拓社會救助及社會工作領域的新局,帶給國人更好的社會救助及社工服務品質。

從組織改造學到的事

組織改造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衛生福利部綜合規劃司組改專案承辦人王芃宣,更是感受很深。「我非常『幸運』地全程參與這波組織改造的過程。」她表示,2009年起著手規劃至2013年組改完成,在這4年的時光中,「綜合規劃司」(前衛生署企劃處)可以說是組改中最重要的靈魂單位。

但在這4年內,綜合規劃司卻更換了5次單位主管,從原衛生署前副署長戴桂英、台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社會保險司司長曲同光、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到現任的綜合規劃司司長石崇良。這一過程加添了辦理組織改造的辛苦,但王芃宣如今回想,認為儘管路途曲折,但都有美好的意義在其中。

她認為,像是前副署長戴桂英細心、條理分明,打下了組織改造穩固的規劃基礎;局長黃美娜善於建立夥伴關係,並善於溝通;司長曲同光親力親為,是最強的靠山;次長許銘能思路清晰、邏輯超強,帶領我們走遍立法院溝通協調。

而最後最重要的階段,這樣的重責大任落在司長石崇良的身上,王芃宣以《一首搖滾上月球》(ROCK US TO THE MOON)的精神比喻他,以極高效率的做事方式,動員全司,完美達成任務。王芃宣如今回想,這一切就如同聖經所說的「神有美好的意思在其中,為要成就今日的光景。」

因為組織改造絕對不是一個單位可以完成的工作,籌備過程共設置了7大分組,包括組織調整、員額權益、法制、預決算、檔案、財產及資訊,每一個分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最後才能共享美好的果實。王芃宣表示,其實至今還是有不少民眾不清楚政府推動組織改造的用意,所以,她亦深自盼望政府推行政策時,應加強與民眾溝通,將組改的精神「精簡、彈性、效能」澈底傳達,讓民眾看見政府的努力。

 

※ 特別誌謝

1.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 簡慧娟

2.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 李美珍

3.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 張秀鴛

4.衛生福利部綜合規劃司組改專案承辦人 王芃宣

(王芃宣為圖左,中為綜合規劃司司長石崇良,圖右為當時內政部的組改承辦人林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