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15-03
 
 
 
》我的志工經驗

多一點陪伴

國小六年級的阿健與阿哲是臺灣教育體制下老師們眼中的「壞小孩」,父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都過世了,母親單單為了三餐奔走早已耗盡全力,愛與教養悄悄地在孩子心中成為了一種奢求。在主的引領之下,我來到了家扶中心為兩位孩子提供課後輔導,剛開始建立彼此信任的過程並不順遂,孩子們對於「大人」充滿了敵意與恐懼,我心底明白那是一種出於本能的保護機制,再加上,孩子幾乎永不間斷滿嘴的臺式髒話,更是讓我數度瀕臨崩潰甚至想放棄。

 

某一天,前往上課途中我看著大街上兩旁林立的補習班貼滿了「XXX小朋友全校第一名」的升學標語,當下我默默地沉思納悶,腦海中出現了一股聲音:「難道,追求成績進步是阿健與阿哲內心迫切期盼的嗎?還是......根本就搞錯了呢?」

從那天起,我開始學習花更多的時間聆聽孩子們的故事,請他們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我也澈底隱藏起令孩子討厭的大人口吻,用讚美代替責備,以分享取代調教,用期盼等待的心情讓孩子明白他們沒有被放棄。漸漸地,奇蹟似乎正在降臨,改變不再遙不可及,孩子們收斂起了講髒話的習慣,願意學習彼此尊重,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校成績也慢慢進步了。在我們的生活裡,究竟還有多少位阿健與阿哲呢?孩子們從來不缺少夢想與勇氣,需要的僅僅是大人們多一點的耐心與陪伴罷了。(文/中國航運 李博文)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