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長照機構的改變及資源整合,鄧素文表示,《長照服務法》通過後對現有長照機構會有部分的衝擊,但《長照服務法》上路時間是2年之後,而也有明訂5年落日條款及改制轉銜原則,2017年《長照服務法》上路前,業者有近2年時間可以變更現有規模以符合法規;不希望變更現有規模及型態者,亦可選擇改制轉銜。
長照服務除了有「人」也要有「錢」,各界十分關心的財源問題,在原先的規劃當中是以「長照基金」及「長照保險」共同組成的,政府共規劃三階段,第一階最是《長照服務法》通過前,編列48億政府預算於長照十年計畫,讓15萬人受惠。第二階段依《長照服務法》規定,設置長照基金至少需要5年120億元,應用在普及長照資源及人力。《長照服務法》規定,長照基金額度及來源是在《長照服務法》上路2年後檢討,同時也要進行前瞻性規劃,因此,預計第三階段是《長照保險法》實施時,目前此法仍在討論中,但據估計《長照保險法》上路後,每年預計會有1,120億經費可運用。
鄧素文形容長照是「不能迴避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國人都應該關注的事情,隨著年紀增長,人人都會老,而照顧好每位長輩及為照顧者打造一個社會安全體制是必要的,政府的責任就是建立一個完善長照制度,讓長者獲得適切照顧與服務,尊嚴安享晚年。
在老齡浪潮一波波來襲的現代社會,當某一天退休了、老了,才在構思老年生活時,其實已經有點太遲了!長照的議題看似很遠,其實是你我目前已無法迴避的課題,因此及早規劃及認識長照服務,讓未來能有更多的資源與協助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特別誌謝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 鄧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