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從「瞭解」開始
我是一位剛考上公職的新手公務員,考前只知道自己所投考的類別是攸關民眾福祉的「社會行政」;曾以為自己將會進入鄉鎮公所或縣市政府,過著處理公文的案牘生活,但出人意料的, 我進入了雲林教養院,開始與一般公務員大不相同的生活,成為第一線的社會福利輸送者。
進入院內工作,是我第一次接觸院生們,老實說,並無法馬上習慣。第一次照顧身心障礙者的我,心裡不免有些忐忑不安!但「既來之則安之」是我一向的工作哲學,於是便鼓起勇氣開始與個案們的第一次接觸。
然而,我的勇氣卻瞬間被打碎。個案們的反應, 讓我覺得自己無法瞭解她們真正的想法,儘管我用盡各種方法,總會有不為所動的,讓我嘗盡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雖然同事們都安慰我,每個個案都有著自己的習性,並非立即可以改變的, 但我依然懷疑,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一段時間過去,院內的各種在職訓練課程,讓我漸漸習得更多知識與技巧,也才終將一直困擾我的問題解開!藉由這些課程,我發現由於自己並未試著瞭解個案,並不知道她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才使我總是失敗連連。而答案非常簡單, 其實就是「愛」與「陪伴」。她們之所以哭鬧, 是因為需求不被瞭解,若只是一時給點甜頭,或許暫時可以止住哭鬧,卻不能使她們敞開心房、改變習性。我才明白自己所缺乏的,就是從「瞭解」開始。
我開始觀察個案們的行為,發現有些人每天拉著我的上衣,對我比手畫腳,除了表達想要漂亮衣服外,其實有更多是希望我能多關注她們,於是我開始每天在更換衣物時多陪陪她們,我答應她們,只要每天洗完澡,就一定幫她們換上喜歡的衣服穿,經歷多次之後,個案們開始知道,只要是我答應的事,就不會食言。她們便不再衣服問題上糾結;現在的她們,只是每天會拉拉我上衣,像提醒我:「老師,說好的不能黃牛唷!」
此後,院內的同仁們開始感受到個案們的變化, 有些以前與人四目相交就立刻趴倒在地、打滾哭泣的個案們,逐漸展露笑顏,也開始參加單元課程並配合老師上課。漸漸的,有些習慣性的情緒行為,也都逐步開始改變。而這些改變,並非第一次照顧身心障礙者的我,有什麼厲害的方法, 而是實際體認到給予服務對象關懷與陪伴,比起物質上的更有力量。她們需要的其實是一個為她們停留的瞬間,停下來,聽聽她們、陪陪她們或是看看她們,比起糖果餅乾,「陪伴」,才能真正深入她們的內心。
我非常感謝服務過的個案們帶給我公務員生涯特別的經驗,讓我們之間因社會福利而結下了緣分,或許不像一些公務員服務的對象是一個鄉鎮或一個縣市的民眾,我雖然僅服務10位個案, 但當她們開心微笑時,我卻能更直接、確實地感受到我的付出,她們體會到了。(文/ 衛生福利部雲林教養院輔導員 黃柏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