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15-09
 
 
 
 
》醫同攜手照料 一起安心抗癌
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癌症時鐘持續快轉,2012年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14秒。癌症自1982年起即高居臺灣死因首位,2013年癌症死亡人數約4.4萬人,2012年癌症新診斷個案人數約9.7萬人,不僅威脅國人健康,也耗費龐大的醫療人力與費用支出,因此,我國「黃金十年 國家願景」訂定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於2020年下降20%,期能同時達成WHO所設「在2025年之前要將全球癌症過早死亡減少25%」目標。

 
 

工程業服務的許先生在得知自己得到大腸癌後,一度感到十分恐慌,歷經開刀割除腫瘤、飲食控制等治療後,生活已經逐漸恢復常軌,回憶起這段抗癌之路,許先生說:「和癌細胞打仗真的很辛苦,多虧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內的護理師和營養師,除了提醒我不要提重物,避免開刀傷口裂開外,還教導我如何調配飲食,既可以顧到營養,又避免不當的食物刺激到傷口,使得傷口得以早日復原,他們的細心照顧,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坐月子』!」。

跨科治療 提供整合照護

癌症防治從公共衛生三段五級著手,透過初段預防提升民眾防癌能力,到定期接受篩檢,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進入治療過程,優質的癌症照護除能提升存活率外,更能提升生命品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健康署)於2005年委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規劃「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制度,並於2007年公布「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基準及評分說明」與「癌症診療品質認證作業程序」,自2008年起針對新診斷癌症個案達500例以上醫院,辦理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期能與各院所一同提升整體癌症照護品質。

癌症診療品質認證的過程包括由專家群審閱醫院標準作業流程書面資料、化學治療處方及所有癌症診治指標之建立、收集、檢討和改善方法等是否具有醫學實證,並實際與醫院領導者、各醫療專業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深入訪談,進一步暸解醫療機構的願景、使命與核心價值。此外,亦實地觀察病人所受到的第一線醫療照護內容,包含:化學治療安全管控機制(處方制訂、開立、調劑及給藥流程)、病理切片複閱、影像診斷品質、放射線治療品管、護理指導、營養照護、查驗醫療紀錄及各項相關會議紀錄等,確保各項醫療服務符合品質規範。



 
認證醫院以跨科系診整合的方式照顧每一位病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