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瘦,只是胖的不明顯
很多朋友見到我第一句話開場白就是:「你也太瘦了吧!你吃這麼多都吃到哪裡去啦?」。其實,我是食物不離身的人,隨著年紀增長、飲食習慣的改變,人都是會胖的,正確的飲食生活,照著做,您也可以胖的不明顯!
1. 三餐「一定」要定時定量吃:隨著生活步調加快,很多人趕著上班沒有在九點前吃早餐、中餐忙到沒空吃、晚餐變成消夜場(8點後吃晚餐都叫消夜),且若餓過頭才吃飯,會飢不擇食,容易吃過量,身體還會把大部分能量轉為脂肪,以備不時之需,故採用餓肚子減重的人會越減越肥,所以三餐定時吃是控制體重的關鍵。
2.多吃食物、少吃食品:多吃食物原本的型態,盡量不要吃加工處理過的食物。例如,花同樣的金額,選擇買一顆水煮蛋好?還是一顆茶葉蛋好?各位可知?胃消化茶葉蛋需4小時,但水煮蛋只須40分鐘,因為水煮蛋比較接近食物原本型態;所以當然選擇吃水煮蛋。攝取蛋白質選毛豆勝過豆腐、攝取澱粉選擇米飯勝過麵條、選擇喝玉米排骨清湯勝過吃玉米濃湯(勾芡類湯品)、自己削的水果勝過買市售削好的水果,諸如此類,族繁不及備載,每次下筷前,優先選擇「食物」來享「瘦」美好的一餐∼
3.先吃對,也吃夠:很多人三餐只求有飽足感,卻沒注意熱量過高、營養失衡。所以選擇食物前,先選擇對的食物,先吃應該吃的食物、再吃想吃的食物,同時吃多樣化的食物,可參照國民健康署推行的「彩虹蔬果飲食法」簡單掌握自己食物的多元化,讓每個顏色的食物攝取均衡。若無法從三餐飲食攝取足夠顏色的部分,當日可增加攝取新鮮水果,蘋果為白色食物、葡萄為紫色食物、火龍果為紅色食物等等,兩餐之間肚子餓了以水果充飢,既健康又經濟。
4.每日熱量控制,每週監測體重:生活有時不免會與同事朋友聚會享受大餐,此時謹記,享用大餐的時間要錯開,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喘息,得以消化大量食物及熱量,否則來不及消耗掉的熱量會囤積在體內,每累積7,000大卡就會多1斤肥肉,日積月累身材就走樣了。另外我也會常常量體重,若發現體重增加了,最近一週三餐就會控制進食的量,或增加高纖的食物來替代高熱量食物,讓身體自然瘦回去。
5.觀測身體訊息:每天晚上睡前觀測一下自己身體狀況,哪裡累了,哪裡痠了,找到身體疼痛的原因,適時放鬆;如果發現腿痠了,睡前就抬抬腿;如果眼睛痠了,可以按摩眼睛周圍或熱敷;記住,不要讓身體的勞累負債到隔天。
供給身體自然的食物,身體自然會健康∼以上幾個小祕方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能健康快樂瘦∼(文/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專員 廖美怡)
|